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看乡村
大豆玉米“做邻居” 富硒田里收获忙
发布日期:2022-10-31 06:22
来源:阳泉晚报

 

收获机作业中 

  10月26日一大早,位于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的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作物试验田里,一排排待收的玉米,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一台收获机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将玉米连同秸秆一起“吞”下,再向田边的卡车“吐”出摘穗、剥皮后的玉米,动作一气呵成。

  正在机收作业的这片区域是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里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片区,面积约4亩,采取的是2行玉米套种2行大豆的模式。大豆玉米“做邻居”后,市保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农技员在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精心做好试验田日常管护,努力实现“一地双收、稳粮扩豆”的目标。眼下,富硒田里秋收的繁忙景象,传递着“一季双收”见成效的信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了让这一种植新模式在我市落地推广,市农业农村局从年初就着手推进,在筹建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的过程中就确定了在富硒作物试验田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先行先试。

  带领农技员在试验田里从早忙到晚的市保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平,见证了大豆玉米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种新模式的同时,我们还配合专家同步开展不同品种的富硒作物标准化培育。所以,我们在这里试种了十几个品种的玉米和5个品种的大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我们按照富硒作物标准化培育技术要求,选用生物制剂的含硒肥,抓住关键的施肥时机进行喷施。”李海平说。

 

农技员捡拾玉米 

  从整地、施肥到除草、病虫害防治,影响试验田内大豆玉米茁壮成长的每个环节凝结着研究院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心血。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院长高志强教授会经常和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市保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农技员等交流、研讨。记录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情况、商量应用适宜的新技术、讨论硒元素更好转化吸收的方式……学术派专家和农业生产一线人员思想频繁碰撞擦出了许多火花。“我们在品种选择、培育上下功夫,作物生长期的日常管护也力求高标准,尽量采用国内领先的技术。一来要做好适合富硒区种植的各类作物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二来要努力让初次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达到预期效果。”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毕建华说。

  新模式、先进技术、用心管护释放叠加效应。金秋时节,试验田里的大豆豆秆上,密实的豆荚里籽粒饱满。李海平及时组织农技员展开了大豆人工采收。“10月初,大豆就成熟了。为了不影响套种的玉米,我们选择了人工采收的方式。初步估算,一亩地里的大豆收获100多斤。”李海平说。

  1个多小时,试验田里的玉米机收作业已经完成。李海平说:“今天有玉米收获机下田,干活效率可高了。农技员只需要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玉米棒就行。过几天,我们还准备深翻土地、施秋肥,为来年试验田更好发挥作用打基础。”(郭鑫璐)

编辑: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