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看乡村
老农人靠科技鼓了口袋富了脑袋
发布日期:2022-11-14 06:26
来源:阳泉晚报

 

王冬怀给西红柿植株打枝。 

  立冬时节,水始冰,地渐冻。阳泉市下白泉鑫汇通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温暖如春,一行行菜苗整齐排列,菜农们正在大棚里辛勤劳作。公司员工王冬怀正忙着给西红柿植株打枝。“我在这里工作快满两年了。来这里工作后,我跟着大家学习科学种植技术,种植技能得到提升,成了公司的‘主力’队员。靠着这些技术,我家地里的蔬菜长势也比以前好多了。”王冬怀说。

  王冬怀今年55岁,是郊区荫营镇段家庄村人。下白泉鑫汇通农业有限公司的大棚位于荫营镇下白泉村。以前,王冬怀一直在本村的耐火厂干活。有一次,他来下白泉村办事,发现这里的温室大棚发展得很好。他喜欢种地,又有些种植经验,就辞去了耐火厂的工作到这里应聘。通过考察后他加入公司种植管理员的队伍。

  在种植基地,王冬怀负责整地、管护蔬菜、粉碎秸秆等琐细的工作。这些活儿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也需要技术。做好这些工作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要想种好菜,先得把大棚的地整好,然后按照科学配比施肥。随后再起垄、种苗。蔬菜长得好,大棚湿度也很关键。将粉碎后的秸秆铺在地垄间有利于吸收多余的水分。要想保持植株生长的营养供应,少不了菜农日常的悉心呵护。比如,西红柿在生长期需要打枝,促进西红柿果实生长。”王冬怀说。

  大棚里,蔬菜绿油油的,一派生机勃勃。王冬怀和菜农们在地垄间边忙活边聊着刚从网上看到的种植技术。“没有跟着技术员学技术前,我只要看到菜地干了就浇水,结果菜苗只往高长,果实很稀疏。来了公司的种植基地跟着技术员学到了科学管护方法,不同品种的蔬菜按照不同的浇水周期、浇水量、水肥配比来科学管护。按照技术员的指导实践,果子果真稠了。”王冬怀诉说着来到种植基地后学到的新本领。大棚负责人冯保花笑着说:“冬怀有心,技术员教的内容,他大部分能记住。在这里工作,他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王冬怀在工作中学到了如何科学种田,并把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了自家的菜地里,种的黄瓜、辣椒、茄子、豆角、西红柿、油菜等收成比以前提高了。“这些年,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得太快了,新技术的运用让农业收益更高、从事农业的人工作更轻松,也让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在农村工作生活,咱就得多学技术、学好技术,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王冬怀说,“这份工作,不仅能增加我的工资收入,还能学到许多现代农业新技术,我觉得太值了。”(石兰)

编辑: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