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筛紫苏籽。
初冬,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盂县段仙人乡沿线还能看到农民在田间收获紫苏籽的身影。一辆辆运输拖拉机将成袋的紫苏籽运往加工厂。
仙人乡位于盂县东部,自然环境优美,是我市主要的紫苏种植区。今年,他们乘着我市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的“东风”,利用全乡土地富硒的优势,成立农业公司,努力打造我市十大富硒农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在我们当地,紫苏产业比传统大田玉米经济效益要高,‘硒’为我们的产业锦上添花。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和富硒紫苏产业又增添了优势。”仙人乡党委书记李敏说。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仙人乡境内长约20公里,串联起沿线3个行政村。垴上村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盂县段仙人乡支线沿线的一个小山村。过去,垴上村因红薯闻名。如今,旅游路为垴上村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我们村举办了第八届红薯文化节,吸引了许多游客来田间刨红薯,体验采摘的乐趣。我们的红薯在地头就销售一空。”垴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春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对村里发展旅游产业意义重大。我们在村里种了西梅树、樱桃树,进一步丰富游客的采摘品类,还围绕红薯、红叶、红色文化打造‘三红’特色游,让乡村旅游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
紫苏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既可作香料又有较好的食用、药用价值,可加工成植物油、精油皂、茶叶等。2019年起,仙人乡多个村开始试种紫苏,还引进了山西福旺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紫苏产品,形成了紫苏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山北村石跪紧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全乡最早试种紫苏的村之一。石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施贵生说:“今年,我们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紫苏。因为我种紫苏有经验,乡里的农业公司还聘我当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有了旅游公路,村里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了。”
今年,仙人乡农业公司流转了3000多亩闲置土地和撂荒地,联合1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面积种植紫苏。负责全乡紫苏种植产业的仙人乡人大主席梁俊宏说,紫苏的收益不仅能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还能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紫苏鲜叶和紫苏秆可作为药材,紫苏籽可用来榨油,年景好的时候每亩收益约2000元。他们计划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招商引资、加大宣传,并在全乡建立万亩紫苏种植基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下一步,仙人乡计划抓住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有利机遇,围绕“硒”发展紫苏产业,开发紫苏旅游、农家乐、紫苏药膳等,将特色农业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助力乡村振兴。(温荣鑫)
|